从空间叙事的角度解读城乡结合部——以北京“树村”为例

被引:2
作者
刘姗姗
机构
[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乡结合部; 空间叙事;
D O I
10.16129/j.cnki.mysds.2015.03.026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进展,促使人类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城市作为载体无论从其空间形态还是视觉表象都映射出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急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了城市形态的变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这些变异的城市空间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扮演着矛盾又尴尬的角色。然而,根据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的"三位一体"的理论,一个物理空间的变化是空间的实践者与其环境相互影响制约而成。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空间形态在于它没有一个规划者,而是完全由实践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逐步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城中村空间价值重估——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另类反思 [J].
吴昆 .
装饰, 2013, (09) :41-46
[2]  
落脚城市[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加) 桑德斯 (Saunders, 2012
[3]   城市故事论——一种后现代城市设计的建构性思维 [J].
张楠 .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05) :8-12
[4]   城市广场的叙事解读 [J].
张斌 .
新建筑, 2006, (03)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