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57
作者
高晓琴
姜姜
张金池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河道; 发展历史;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5 [治河方法(河道整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生态河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自然型河道和生态型河道,并分别从生态河道影响因素、河流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河道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生态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苏州河微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D]. 陈琳.上海师范大学. 2003
[12]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M]. 科学出版社 , 王超, 2004
[13]   Microbial biomass and numbers of denitrifiers related to macropore channel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soils [J].
Vinther, FP ;
Eiland, F ;
Lind, AM ;
Elsgaard, L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999, 31 (04) :603-611
[14]  
Modelling catchment-scale nutrient transport to watercourses in the U.K[J] . Barry Shepherd,David Harper,Andrew Millington.Hydrobiologia . 1999 (0)
[15]  
生态型河道建设刍议[J]. 孙耀明.上海水务. 2003(01)
[16]  
生态型河道建设刍议[J]. 孙耀明.上海水务. 2003 (01)
[17]   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 [J].
董哲仁 .
水利学报, 2003, (11) :1-6
[18]   河道沿岸芦苇带对氨氮的削减特性研究 [J].
王超 ;
王沛芳 ;
唐劲松 ;
杨敏 .
水科学进展, 2003, (03) :311-317
[19]   浅论城市河道的生态护坡 [J].
夏继红 ;
严忠民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03) :13-14+48
[20]   赴德国奥地利考察报告 [J].
朱晨东 .
北京水利, 2003, (0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