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土壤温度模拟及其检验

被引:29
作者
周锁铨
张翠
王小宁
吴息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陕西省气象局,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陕西西安 ,江苏南京
关键词
陆面过程; 土壤温度; 模拟;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4.02.008
中图分类号
P934 [];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对陆面过程模式(BATS)土壤温度模拟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个利用气象站资料模拟土壤温度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扩散方程模拟多层土壤温度,可与观测站的资料直接比较;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各层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季变化、日变化。冬季下层土壤温度高于上层土壤温度,夏季上层土壤温度高于下层土壤温度,上下层温度的转换时间大约在3月份和10月份,这与实测土壤温度的年变化非常一致;模式较准确地模拟了各层土壤温度垂直方向变化的时滞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文模式DHSVM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2/China嵌套模拟试验 [J].
王守荣 ;
黄荣辉 ;
丁一汇 ;
L.R.Leung ;
M.S.Wigmosta ;
L.W.Vail .
气象学报, 2002, (04) :421-427
[2]   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式的改进及气候水文Off-line模拟试验 [J].
王守荣 ;
黄荣辉 ;
丁一汇 ;
L.R.Leung ;
M.S.Wigmosta ;
L.W.Vail .
气象学报, 2002, (03) :290-300
[3]   利用生物圈模型(SiB2)模拟青藏高原那曲草原近地面层能量收支 [J].
高志球 ;
卞林根 ;
程彦杰 ;
张雅斌 ;
王金星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02) :129-141
[4]   NIM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Ⅱ:青藏高原夏季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 [J].
邵海燕 ;
陈万隆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1) :19-25
[5]   NIM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模式建立与对比研究 [J].
邵海燕 ;
陈万隆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4) :485-493
[6]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对气候可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J].
周锁铨 ;
边巴次仁 ;
屠其璞 ;
丁裕国 ;
陈万隆 .
气象科学, 1999, (04) :323-334
[7]   青藏高原及其周围植被对夏季气候影响的套网格数值试验比较 [J].
周锁铨 ;
陈万隆 ;
徐海明 ;
边巴次仁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1) :85-94
[8]   一个改进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其模拟试验研究第一部分:陆面过程模式及其“独立(off-line)”模拟试验和模式性能分析 [J].
张晶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1998, (01) :2-20
[9]   植被分布对青藏高原东侧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陈万隆 ;
王革丽 ;
周锁铨 .
高原气象, 1997, (02) :54-62
[10]   夏季我国高原植被气候效应的数值研究Ⅰ: 模式及降水、流场的效应 [J].
周锁铨 ;
陈万隆 ;
王革丽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2)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