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42
作者
黄小静 [1 ]
窦祖林 [2 ]
丘卫红 [2 ]
付奕 [2 ]
廖迪 [3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3]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康复科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动态姿态平衡仪; 平衡训练; 脑卒中; 视觉反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3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0min/d。两组训练时间均为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态平衡仪中的感觉整合能力试验(SOT)、Berg平衡量表(BB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两组受试对象的SOT指数、BBS和TUGT得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SOT测试的闭眼、平台沿矢状面旋转(ECSS)、平台与视窗沿矢状面旋转(SVSS)程序下,治疗后的平衡指数与运动策略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利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比传统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029 / 1034+1038 +10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 [J].
付奕 ;
窦祖林 ;
丘卫红 ;
林夏妃 ;
黄小静 ;
廖迪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 (10) :947-952
[2]   平衡功能的评定及平衡功能训练 [J].
燕铁斌 ;
金冬梅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11) :787-789+753+765
[3]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J].
吴兆苏 ;
姚崇华 ;
赵冬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3) :71-74
[4]   Berg平衡量表及其临床应用 [J].
金冬梅 ;
燕铁斌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03) :31-33
[5]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简介———功能性步行能力快速定量评定法 [J].
燕铁斌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0, (03) :19-21
[7]  
康复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南登〓主编, 2001
[8]   Delayed visual feedback reveals distinct time scales in balance control [J].
van den Heuvel, Maarten R. C. ;
Balasubramaniam, Ramesh ;
Daffertshofer, Andreas ;
Longtin, Andre ;
Beek, Peter J. .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9, 452 (01) :37-41
[9]   Asymmetric standing posture after stroke is related to a biased egocentric coordinate system [J].
Barra, J. ;
Oujamaa, L. ;
Chauvineau, V. ;
Rougier, P. ;
Perennou, D. .
NEUROLOGY, 2009, 72 (18) :1582-1587
[10]  
Efficacy of electrotactile vestibular substitution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nd central vestibular loss[J] . Y.P. Danilov,M.E. Tyler,K.L. Skinner,R.A. Hogle,P. Bach-y-Rita.Journal of Vestibular Research . 200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