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累积效应——基于阶段性和滞后期的实证分析

被引:19
作者
赵玉林
胡燕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绩效; 累积效应; 阶段性; 滞后期;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8.10.012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从创新过程视角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分为科技成果形成、商业价值形成和规模经济效益形成三个阶段,测算从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的滞后期和创新投入的累积比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创新绩效的累积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的累积比率呈倒U型变动趋势,在滞后期前逐渐上升,在滞后期后逐渐下降,并在滞后期处达到最优值66.47%;其创新绩效的累积效应随创新阶段的变动呈倒U型变化趋势,在商业价值形成阶段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均强于科技成果形成阶段,规模经济效益形成阶段不存在滞后和累积效应。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和商业价值形成阶段的创新资本投入,通过累积效应培育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其创新绩效;在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时应区分不同创新阶段、不同变量的滞后期以及相应的累积效应,优化现有评价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R&D资助、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基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比的实证研究 [J].
栾强 ;
罗守贵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4) :625-632
[2]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三阶段特征及其演变 [J].
刘树林 ;
姜新蓬 ;
余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7) :104-116
[3]   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结构对环境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范群林 ;
邵云飞 ;
唐小我 .
科研管理, 2013, 34 (06) :68-76
[4]   高科技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的模型与实证分析 [J].
黄志启 .
科研管理, 2013, 34 (01) :154-162
[5]   创新绩效、R&D资本存量与吸收能力的增长路径 [J].
周文光 ;
黄瑞华 .
科研管理, 2012, 33 (11) :24-31
[6]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绩效的累积效应——基于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 [J].
赵心刚 ;
汪克夷 ;
孙海洋 .
技术经济, 2012, 31 (10) :47-51
[7]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发展与专利应用研究 [J].
江薇薇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 25 (12) :44-49
[8]   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路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城故事 [J].
江诗松 ;
龚丽敏 ;
魏江 .
管理世界, 2011, (12) :96-115+188
[9]   基于国际引文的技术知识扩散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J].
李平 ;
宫旭红 ;
张庆昌 .
管理世界, 2011, (12) :21-31
[10]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J].
肖兴志 ;
谢理 .
经济管理, 2011, 33 (11) :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