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发病中CD23、IFN和IgE的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5
作者
周云桂
黄绍良
李树浓
麦贤弟
朱昌国
黄花荣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
关键词
哮喘,CD23,IFN,基因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2.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APAAP方法,Dot-blot地高辛标记核酸杂交技术及ABC-ELISA法分别检测哮喘患儿淋巴细胞CD23mRNA,膜CD23分子表达和患儿血浆和淋巴细胞诱生IFN-γ水平。结果,哮喘患儿CD23mRNA表达增高,外周血PBMC和B细胞的CD23表达均显著增加,IFN-γ诱生水平明显低下,血清IgE水平异常升高,B细胞CD23分子表达与IgE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麻疹疫苗治疗后B细胞CD23分子表达明显降低,而IFN-γ诱生水平仍低下。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淋巴细胞[Ca2+]i变化在小儿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J].
杜宏微 ;
黄绍良 ;
张秀明 ;
朱昌国 ;
麦贤弟 .
临床儿科杂志, 1995, (03) :201-202
[2]   APAAP桥联酶标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J].
杨志刚 ;
孙瑛勋 ;
白炎 ;
刘雪桐 .
免疫学杂志, 1989, (03) :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