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氮肥运筹对稻麦轮作周年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73
作者
许仙菊
马洪波
宁运旺
汪吉东
张永春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稻麦轮作; 缓释肥料; 氮减量; 产量; 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5.6 [时效肥料]; S344.1 [轮作制];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目的】稻麦轮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业种植模式。缓/控释肥作为高效兼环境友好的肥料类型,在多种作物单季种植上具有增产和提高肥效的作用,但是缓释肥在周年轮作体系中的肥效研究鲜有报道。因此研究稻麦轮作体系中的肥料施用模式,有助于提高稻麦产量,降低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方法】本文通过稻麦轮作两周年四季作物的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氮和习惯施氮为对照,研究了4种不同缓释肥减氮处理[进口树脂包膜尿素减氮24.3%、国产硫包衣尿素减氮24.3%、国产尿素加NAM(长效氮肥添加剂)减氮24.3%和国产尿素加NAM减氮10.8%]对水稻和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第二周年稻麦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和两周年土壤氮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所有施氮处理均提高了两周年稻麦4季作物产量,习惯施氮增产幅度最高,小麦的氮肥增产效果总体高于水稻,第二周年高于第一周年;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所有的缓释氮肥减氮24.3%或10.8%处理均无显著降低两季小麦产量,进口树脂包膜尿素减氮24.3%处理和国产尿素加NAM减氮10.8%处理也无显著降低两季水稻产量,但是国产尿素加NAM减氮24.3%处理显著降低了第二季水稻产量,国产硫包衣尿素减氮24.3%显著降低了两季水稻产量;与当地习惯施氮量相比,4个缓释氮肥减氮处理均提高了第一和第二周年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了两周年稻田土壤养分氮盈余量,其中国产尿素加NAM减氮24.3%处理氮肥利用率较高,同时土壤氮盈余量较少,说明缓释氮肥减量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氮的环境效应上具有一致的优势;不同缓释氮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结论】在目前稻麦轮作体系中,缓释氮肥减施对小麦产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效果,但是个别缓释氮肥减施对水稻有减产风险,有必要依据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特点,研制水稻专用缓释氮肥,适当降低水稻季缓释氮肥的施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 [J].
王火焰 ;
周健民 .
土壤学报, 2014, 51 (02) :216-225
[2]   稻麦轮作周年氮磷运筹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J].
许仙菊 ;
许建平 ;
宁运旺 ;
张永春 ;
马洪波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05) :75-79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吸收、利用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J].
杨利 ;
张建峰 ;
张富林 ;
范先鹏 ;
杨俊诚 ;
杨永成 ;
熊桂云 ;
吴运明 ;
余延丰 ;
符家安 .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01) :195-202
[4]   太湖流域典型地区水稻土磷库现状及科学施磷初探 [J].
王慎强 ;
赵旭 ;
邢光熹 ;
顾益初 ;
史陶钧 ;
杨林章 .
土壤, 2012, 44 (01) :158-162
[5]   太湖地区稻田不同轮作制度下的氮肥减量研究 [J].
乔俊 ;
颜廷梅 ;
薛峰 ;
杨林章 ;
卢萍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1, (01) :24-31
[6]   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J].
易琼 ;
张秀芝 ;
何萍 ;
杨利 ;
熊桂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5) :1069-1077
[7]   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陈贤友 ;
吴良欢 ;
韩科峰 ;
李金先 ;
应金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4) :918-923
[8]   太湖地区稻田减量施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J].
薛峰 ;
颜廷梅 ;
乔俊 ;
杨林章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4) :26-31+51
[9]   控释氮肥对双季水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徐明岗 ;
李菊梅 ;
李冬初 ;
丛日环 ;
秦道珠 ;
申华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5) :1010-1015
[10]   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J].
樊小林 ;
刘芳 ;
廖照源 ;
郑祥洲 ;
喻建刚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2) :463-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