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花苜蓿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5
作者
祝建波 [1 ]
朱先灿 [2 ]
崔燕 [2 ]
周鹏 [1 ]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新疆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杂花苜蓿; 胚性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D O I
10.16035/j.issn.1001-7283.2006.05.005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新疆塔城杂花苜蓿品种下胚轴再生植株的系统研究,经筛选获得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2MS无糖培养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4-D2mg/L+6-BA0·5mg/L+蔗糖3%,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胚状体诱导培养基:SH+2,4-D2mg/L+6-BA0·5mg/L+CH250mg/L+蔗糖1%,胚状体诱导率为86·96%;胚状体萌发培养基:SH+GA30·5mg/L+CH250mg/L+蔗糖1%,胚状体萌发率为90%95%;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蔗糖1%,生根率为100%。完成再生时间120d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紫花苜蓿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J].
葛军 ;
刘振虎 ;
卢欣石 .
中国草地, 2004, (02) :64-68
[2]   影响油菜下胚轴外植体芽高频率再生的因素 [J].
卢龙斗 ;
张胜 ;
段红英 ;
高武军 ;
魏开发 .
广西植物, 2003, (03) :240-242
[3]   生物技术与苜蓿品质改良 [J].
黄其满 ;
俞梅敏 .
高技术通讯, 2002, (03) :101-103
[4]   北疆苜蓿属植物繁育系统的研究 [J].
毕玉芬 ;
胡自治 .
草业科学, 2001, (03) :21-24
[5]   影响木薯次生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J].
李洪清 ;
梁承邺 ;
黄毓文 ;
郭俊彦 .
广西植物, 1999, (03) :3-5
[6]   蔗糖调控培养对胡萝卜体细胞胚内源ABA水平的效应 [J].
程玉兰 ;
刁丰秋 ;
吴乃虎 ;
黄美娟 .
植物学报, 1999, (07) :88-92
[7]   中国苜蓿属植物与新疆苜蓿种质资源的优势 [J].
李捷 ;
张清斌 ;
杨刚 .
草地学报, 1997, (04) :286-291
[8]   几种豆科牧草的组织培养 [J].
时永杰 ;
周丽霞 .
四川草原, 1997, (03) :28-30
[9]   籼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外源激素调节和同工酶带型 [J].
方继朝,张金渝,薛庆中,吴光南 .
江苏农业学报, 1994, (01) :18-23
[10]   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J].
舒文华 ;
耿华珠 ;
孙勇如 .
草地学报, 1994, (01)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