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碳酸盐岩地区利用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找矿的可能性

被引:4
作者
徐文炘
周亚敏
肖孟华
机构
[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碳; 氧同位素; 同位素交换; 热源; 矿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岩与热液中的H2O和CO2作用,往往产生碳、氧同位素交换而改变原始同位素成分.一般离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由近到远,碳、氧同位素值由低向高值变化.而金属元素含量则由高向低值变化.这与挥发、混合、水岩交换和扩散作用有关.运用其变化规律可寻找热源或矿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厂锡矿矿石学概论.[M].黄民智;唐绍华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湖北省大幕山锑矿田硫、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J].
陈彰瑞 ;
程寄皋 .
地球科学, 1988, (06) :613-619
[3]   新田岭白钨矿床稳定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J].
毕承思 ;
吴静淑 ;
王美玉 ;
艾上铮 .
矿床地质, 1988, (02) :39-48
[4]   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的硫、碳、氧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 [J].
黄典豪 ;
王义昌 ;
聂凤军 ;
江秀杰 .
地质学报, 1984, (03) :252-264
[5]   多宝山铜矿同位素地质特征 [J].
马德有 .
矿床地质, 1984, (01) :47-57
[6]   稳定同位素应用于找矿的可能性 [J].
刘本立 ;
陈成业 .
物探与化探, 1983, (01) :37-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