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等位酶、RFLP和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与演化趋势分析

被引:23
作者
许东河
高忠
盖钧镒
张志永
陈受宜
北岛俊二
福士泰史
阿部纯
岛本义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2] 南京
[3]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4] 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札幌
[5] 日本
[6] 北海道大学农
关键词
野生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 栽培大豆〔Glycinemax(L.)Merr.〕; 遗传多样性; 遗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来自全国各地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地方品种中有代表性的材料,分析其在等位酶、细胞器DNA RFLP和细胞核DNA RAPD标记位点上的群体遗传表现。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在上述标记位点上的综合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栽培大豆,二者的综合遗传丰富度和遗传离散度分别为180(95.2% )和154(81.5% )及0.2891 和0.2091。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群体在所分析的大多数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明显,其中差异较大的标记位点有Idh1、Aph、Idh2 和Dia(等位酶);cpⅠ、cpⅢ、m tⅣa 和m tⅣb(细胞器DNA RFLP);OPAP4-8,OPAP5-1,OPAP9-8和OPAP20-8(细胞核DNA RAPD)。这些标记位点可作为进化的标记性状,以研究大豆的起源和演化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VI:与多样性测度有关的统计问题
    刘灿然
    马克平
    吕延华
    康永亮
    [J]. 生物多样性, 1998, (03) : 69 - 79
  • [2] RAPD重建的大豆属植物的亲缘关系
    惠东威,庄炳昌,陈受宜
    [J]. 遗传学报, 1996, (06) : 460 - 468
  • [3] 中国不同纬度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的RAPD分析
    庄炳昌
    王玉民
    徐豹
    惠东威
    顾京
    陈受宜
    [J]. 科学通报, 1994, (23) : 2178 - 2180
  • [4] RFLPs of chloroplast and mitochondrial DNA in wild soybean, Glycine soja, growing in China
    Shimamoto, Y
    Fukushi, H
    Abe, J
    Kanazawa, A
    Gai, JY
    Gao, Z
    Xu, DH
    [J].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1998, 45 (05) : 433 - 439
  • [5] GENETIC-VARIATION IN SOUTH-KOREAN NATURAL-POPULATIONS OF WILD SOYBEAN (GLYCINE-SOJA)
    YU, HG
    KIANG, YT
    [J]. EUPHYTICA, 1993, 68 (03) : 213 - 221
  • [6] DISTRIBUTION OF RESTRICTION SITE POLYMORPHISM WITHIN THE CHLOROPLAST GENOME OF THE GENUS GLYCINE, SUBGENUS SOJA
    CLOSE, PS
    SHOEMAKER, RC
    KEIM, P
    [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89, 77 (06) : 768 - 776
  • [7] 分子群体遗传学与进化论.[M].[美]根井正利 著;王家玉 译.农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