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和工会的权益保护作用——基于CGSS2008的经验分析

被引:23
作者
卿石松 [1 ]
刘明巍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
[2] 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管理与劳动关系学院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工会; 工资; 社会福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劳动合同和工会是维护劳动者权益和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但其实际效果却存在很大的争论。本文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的分析,发现劳动合同在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和促进劳动标准的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合同员工享受法定社会保障的概率显著高于非劳动合同员工,且经常性加班、违反劳动法律规定的非法延时工作的概率显著低于非劳动合同员工;尽管工会在促使企业遵守劳动法规如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法定失业保险覆盖率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工会无法为员工增加工资和额外福利,甚至不能维护劳动者的某些合法权益。以个体劳权为核心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无法满足广大劳动者日益增加的法外权益的诉求,从而逐渐暴露出劳动合同制度的局限性。改革工会制度、发展和完善集体劳动关系已是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J].
常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6) :91-108+206
[2]   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 [J].
孙中伟 ;
贺霞旭 .
管理世界, 2012, (12) :46-60+81
[3]   变革中的劳动关系研究:中国劳动争议的特点与趋向 [J].
程延园 ;
王甫希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08) :5-19
[5]   2004-2010年我国典型停工事件分析 [J].
李丽林 ;
苗苗 ;
胡梦洁 ;
武静云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 (03) :80-83
[6]   劳动权益的地区差异——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外来工的问卷调查 [J].
刘林平 ;
雍昕 ;
舒玢玢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2) :107-123+222
[7]   不同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及差异——基于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孙睿君 ;
李子奈 .
财经研究, 2010, 36 (02) :36-47
[8]   制度合法性压力与劳动合同签订——对珠三角农民工劳动合同的定量研究 [J].
刘林平 ;
陈小娟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51-160
[9]   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J].
姚先国 ;
李敏 ;
韩军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 23 (01) :25-30
[10]   两类外来人口的劳动合同签订与社会保险获得差异 [J].
张展新 ;
侯慧丽 .
开放导报, 2008, (02) :35-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