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意义
被引:37
作者
: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戴金星
[
1
]
倪云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倪云燕
[
1
]
周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周庆华
[
1
]
杨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春
[
2
]
胡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胡安平
[
2
]
机构
: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008年
/ 05期
关键词
:
中国;
天然气;
大气田;
地质;
地球化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近10 a来中国天然气工业迅速发展,至2007年底已探明天然气地质总储量6×1012m3,同时年产量增长速率越来越大,从1976年年产100×108m3到2005年年产500×108m3,每增加100×108m3所需时间分别是20 a、5 a、3 a和1 a多。中国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煤系是好的气源岩,强调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开辟了煤成气勘探新领域,使中国煤成气储量从其前仅占天然气总储量9%提高到目前的70%;在大气田形成的半定量和定量主控因素及天然气聚集区带研究基础上,提前4~11 a预测出中国目前11个探明储量在1000×108m3以上大气田中的7个;飞仙关组气藏气源具有多样性,推测川北巴中地区存在一个龙潭组煤成气生气中心,是发现煤成气大气田的有利地区。图12表3参86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51]
天然气地质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陈荣书主编, 1989
[52]
天然气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包 茨主编, 1988
[53]
油气地球化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启军, 1988
[54]
石油地球化学和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亨特(Hunt, 1986
[55]
碳同位素地质学概论[M]. 地质出版社 , 陈锦石, 1983
←
1
2
3
4
5
6
→
共 55 条
[51]
天然气地质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陈荣书主编, 1989
[52]
天然气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包 茨主编, 1988
[53]
油气地球化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启军, 1988
[54]
石油地球化学和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亨特(Hunt, 1986
[55]
碳同位素地质学概论[M]. 地质出版社 , 陈锦石, 1983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