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视角的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12
作者
孙才志
马国栋
汤玮佳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耕地; 虚拟生态要素; 流动格局;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83305 ;
摘要
在对我国2000年和2010年农业粮食贸易导致的虚拟资源-生态要素(虚拟水、虚拟耕地、化肥、农药、农膜)的流动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格局。结果显示,黄淮海和东北地区是我国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最主要的调出区,而华南、东南和华北地区则是最主要的调入区。调出区在为保障国家整体利益及调入区粮食安全的同时自身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却承受着巨大压力,经济发展也蒙受较大损失。提出基于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视角的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思路和政策建议,并建议从发展生态农业、盘活农业生态资本这两个"拉力"方面与农业生态补偿这个"推力"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发展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12+69 +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形成机理研究 [J].
韩雪 ;
孙才志 .
资源科学, 2013, 35 (08) :1567-1576
[2]   基于土地优化配置模型的耕地生态补偿框架 [J].
马爱慧 ;
蔡银莺 ;
张安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97-102
[3]   基于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的中国水足迹强度时空差异变化格局 [J].
孙才志 ;
刘玉玉 ;
陈丽新 ;
张蕾 .
生态学报, 2010, 30 (05) :1312-1321
[4]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耕地资源区域时空差异演变 [J].
孙才志 ;
张蕾 .
资源科学, 2009, 31 (01) :84-93
[5]   中国玉米区际贸易与区域水土资源平衡 [J].
闫丽珍 ;
石敏俊 ;
闵庆文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8, (07) :1032-1038
[6]   论流域生态区际补偿的主导模式与运行机制 [J].
李建建 ;
黎元生 ;
胡熠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6, (02) :319-321+326
[7]   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 [J].
龙爱华 ;
徐中民 ;
王新华 ;
尚海洋 .
生态学报, 2006, (10) :3358-3365
[8]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J].
张惠远 ;
刘桂环 .
环境保护, 2006, (19) :49-54
[9]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J].
闵庆文 ;
甄霖 ;
杨光梅 ;
张丹 .
环境保护, 2006, (19) :55-58
[10]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 [J].
胡振琪 ;
程琳琳 ;
宋蕾 .
环境保护, 2006, (19)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