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下的就业转移

被引:5
作者
郑振雄
郑建清
机构
[1]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就业转移; 技术进步偏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在人均GDP可比水平下,我国农业就业份额远高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日本、韩国、台湾省,年均农业就业份额下降速度及人均GDP每增长1 000 GK$农业就业份额下降速度均落后于日本、韩国和台湾省。这表明我国农业就业非农化转移相当缓慢,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延续发展经济学假设,结合新古典理论分析,表明影响农业就业转移的因素包括:资本增长率、创新强度、技术进步的劳动节约偏向和边际劳动产出递减的倾向。利用我国非农产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技术进步的劳动节约偏向是就业转移滞后的深层次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增长和发展.[M].(美) 费景汉; (美) 拉尼斯; 著.商务印书馆.2004,
[2]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王小鲁;樊纲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就业结构失衡:现状、原因与调整政策 [J].
李文星 ;
袁志刚 .
当代财经, 2010, (03) :10-17
[4]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J].
黄先海 ;
徐圣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34-44
[5]   技术创新与城乡劳动力资源再配置 [J].
余翔 ;
陈仲常 .
软科学, 2009, 23 (05) :77-80+86
[6]   中国制度变革的劳动吸纳效应分析 [J].
罗丽英 ;
孙殷祺 .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04) :19-23
[7]   超时加班与就业困难——1991—2005年中国经济就业弹性下降分析 [J].
程连升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 (04) :21-29
[8]   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技能偏态假说检验 [J].
姚先国 ;
周礼 ;
来君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5) :47-53+95
[10]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J].
蔡昉 ;
都阳 ;
高文书 .
经济研究, 2004, (09) :18-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