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的双生逻辑与三维结果

被引:19
作者
舒杭
王帆
钱文君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
关键词
互联网+; 智慧教育; 高校教学; 逻辑;
D O I
10.16697/j.cnki.xdjygl.2016.02.003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推动着高校教学跨入全新时代。"互联网+"教学内涵两条核心的逻辑主线是教学资源碎片化以及教学重构。碎片化是其外在逻辑标识,隐含参与者至上、内容为王、平台立基以及工具为辅的关联;重构是其内在逻辑诉求,是基于教育数据、依托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流程、教学评价重新定位。"互联网+"教学实则是通过整合优质碎片化资源,以加的形式达成计算、时间以及认知层面的三重减法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智慧教育视角论教育数据的变迁与潜能 [J].
王帆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8) :10-15
[2]   智慧教育:教学设计数据化与案例分析 [J].
王帆 .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08) :67-72+79
[3]   “互联网+”:重新构造的力量 [J].
官建文 ;
李黎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 37 (06) :1-6
[4]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 [J].
王竹立 .
今日教育, 2015, (05) :1-1
[5]   “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 [J].
黄楚新 ;
王丹 .
新闻与写作, 2015, (05) :5-9
[6]   学习分析学:智慧教育的科学力量 [J].
祝智庭 ;
沈德梅 .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34 (05) :5-12+19
[7]   学习分析:正在浮现中的数据技术 [J].
顾小清 ;
张进良 ;
蔡慧英 .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30 (01) :18-25
[8]  
互联网+.[M].阿里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9]  
认知盈余.[M].(美) 舍基;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