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和风车草人工浮床治理临江河

被引:22
作者
罗固源
韩金奎
肖华
吴松
许晓毅
机构
[1]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浮床; 次级河流;
D O I
10.16796/j.cnki.1000-3770.2008.08.012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种植在以陶粒为基质的人工浮床上的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治理临江河富营养化污染的试验,研究浮床美人蕉、风车草对N、P、COD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及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浮床美人蕉、风车草对N、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1.3%、44.7%、26.7%、46.6%、40%和25%,去除效果理想。浮床对营养盐的去除显著的高于浮床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去除,表明植物根系在浮床治理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54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两种不同根系类型湿地植物的根系生长 [J].
陈文音 ;
陈章和 ;
何其凡 ;
汪晓燕 ;
王才荣 ;
陈达丰 ;
赖增隆 .
生态学报, 2007, (02) :450-458
[2]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与修复的环境生态工程——利用明矾浆和鱼类控制桥墩水库蓝藻水华 [J].
陆开宏 ;
晏维金 ;
苏尚安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6) :732-737
[3]   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磷的净化效果 [J].
吴振斌 ;
陈辉蓉 ;
贺锋 ;
成水平 ;
付贵萍 ;
金建明 ;
邱东茹 ;
任明迅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1) :28-35
[4]   不同水生植物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参数比较 [J].
彭江燕 ;
刘忠翰 .
云南环境科学, 1998, (02) :48-52
[5]   长江支流临江河 [J].
陈渭忠 .
四川水利, 1997, (02) :60-61
[6]   人工湿地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J].
刘礼祥 ;
刘真 ;
章北平 ;
刘年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4, (01) :40-43
[7]   陶粒在花卉无土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J].
吕品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3)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