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1 条
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分配与拦截效应
被引:49
作者:

鲍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丙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丁德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西南农业大学
[3] 西南农业大学 成都 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北碚
[4] 成都
[5] 重庆北碚
来源: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截留效应;
降水;
影响因素;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4.04.017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截留、分配与拦截一般通过降水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层、灌草植物、枯落物和土壤等组分间的转移过程来实现,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降水的分配效应是正确评估森林水文效应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降水分配效应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并指明了目前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对乔木层的大量观测研究表明,林冠截留率在9 0%~69 1%左右,树干茎流率在0%~5%间,并受森林类型、林分特征以及降水事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林下灌草层、枯落物层以及土壤层对降水的截留分配研究不足,还难于得出可靠的结论,已经制约着我们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分配截留效应的评估。森林对降水分配过程的建模及其优化研究相对缺乏,这无法使研究结果由点向面进行尺度转换和应用。目前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观测与现象揭示阶段,缺乏对过程与机理的深入研究,也很少进行多因素的动态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限制了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评估。强化对目前最薄弱的环节———灌草层、凋落物层、土壤以及整个系统对降水的分配截留贮存效应的综合定量监测与建模研究是阐明森林水文效应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 [1] 云南中部三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规律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1) : 148 - 151王震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系段昌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系陈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系王克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系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系
- [2]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水文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 2003, (02) : 376 - 379赵鸿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吴钦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J]. 林业科学, 2003, (01) : 168 - 172赵鸿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吴钦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比较研究(英文)[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1) : 16 - 22刘世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孙鹏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温远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5] 祁连山主要植被下土壤水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J]. 山地学报, 2002, (06) : 723 - 726牛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张宏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刘贤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张学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葛双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 [6]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林冠截留动态过程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2, (06) : 20 - 23赵鸿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吴钦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7] 漓江上游植被类型的水文特征与功能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5) : 24 - 28吕仕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向悟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李先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区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8] 杉木木荷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和土壤肥力[J]. 土壤学报, 2002, (04) : 599 - 603陈绍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陈淑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
- [9]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特征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4) : 68 - 71谢春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关文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吴建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程根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祁连山林区大气降水特征与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J]. 高原气象 , 2002, (03) : 274 - 280常学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金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金博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