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洲汊道改善分流比工程措施研究

被引:5
作者
戴文鸿 [1 ,2 ,3 ]
吴书鑫 [2 ]
张云 [4 ]
唐洪武 [1 ,2 ,3 ]
机构
[1]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 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4]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八卦洲; 整治工程; 分流比; 数学模型;
D O 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3.06.008
中图分类号
TV85 [治河方法(河道整治)];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因上游河势的变化,南京八卦洲汊道左汊逐渐从主汊演变成支汊.近年来,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左汊衰退速率又有所加快,并已多次观测到12%左右的分流比.为此,迫切需要采取工程措施,遏制八卦洲左汊缓慢衰退的趋势.针对选用的组合工程措施,运用物理模型试验、MIKE21等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手段,对八卦洲水位、流速、左右两汊分流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主要分析了导流坝、切滩、疏浚及其组合工程措施对分流比的改善.结果表明:导流堤的分流效果较好,组合工程措施最大可增加左汊分流比4.76%.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为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并为工程进一步改善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码头桩群对八卦洲汊道分流比的影响研究 [J].
陈界仁 ;
余雯 .
水运工程, 2012, (03) :104-107
[2]   丹麦MIKE21模型概述及应用实例 [J].
许婷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 16 (08) :867-869
[3]   荆江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特性分析 [J].
彭玉明 ;
阳立群 ;
杨晓刚 .
人民长江, 2008, (14) :62-64
[4]   荆江藕池口分流比变化影响因素灰关联度分析 [J].
徐剑秋 ;
毛北平 ;
梅军亚 .
人民长江, 2006, (12) :120-122
[5]   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及对河口治理的意见 [J].
陈吉余 ;
陈沈良 .
水利水电技术, 2003, (01) :19-25
[6]   长江口南港泥沙运动的水动力条件 [J].
严以新 ;
高进 ;
郑金海 ;
童朝锋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1-6
[7]   长江口九段沙分流计算模式及工程应用 [J].
严以新 ;
高进 ;
宋志尧 ;
诸裕良 .
水利学报, 2001, (04) :79-84
[8]   上游工程对分汊河道分流比的影响 [J].
杨胜发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9, (01) :95-100
[9]  
河床演变及整治[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谢鉴衡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