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朱鹮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16
作者:

赵洪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罗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候玉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付志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城固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谢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城固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高学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3] 城固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来源:
关键词:
朱鹮;
栖息地质量;
评价;
层次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在以往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栖息地、食物和人为干扰三个角度选择了与朱鹮栖息地质量密切相关的12个主要环境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别是营巣树种、营巢树高度、夜栖树种、夜栖树高度、水田面积、湿地面积、海拔高度、食物丰富度、湿地水质、旅游活动、农药使用和生产活动。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2个影响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权重和分值以建立朱鹮栖息地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总和将栖息地分为最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和极不适宜五个等级。以朱鹮新扩散区内的城固孙坪和再引入区的宁陕寨沟野化放飞区为实例,应用这个评价体系对两处栖息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孙坪是朱鹮的适宜栖息地,但农药使用和生产活动对朱鹮的生存是潜在威胁;寨沟朱鹮野化放飞区适宜朱鹮生存,但是所面临的问题是觅食地的单一和越冬期食物的缺乏。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宁陕野化放飞朱鹮秋冬季日间活动时间分配和节律[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0, (06) : 833 - 839罗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赵洪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常秀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高学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陈文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宁陕县林业局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侯玉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李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宁陕县林业局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 [2] 陕西宁陕野化放飞朱鹮秋季觅食地选择与食物丰富度[J]. 动物学杂志, 2010, 45 (01) : 83 - 89赵洪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秀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学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陕县动植物资源管理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小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陕县动植物资源管理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3] 朱鹮游荡期对人类干扰的耐受性[J].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 5176 - 518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蒋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丁海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东北林业大学
- [4] 中国朱鹮就地保护与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 2008, (14) : 48 - 53张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丁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5] 野生朱鹮保护研究进展[J]. 生物学通报, 2007, (03) : 1 - 5+63丁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冬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保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6] 朱鹮的潜在繁殖地[J]. 动物学报, 2006, (01) : 11 - 20+235刘冬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丁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J]. 山地学报, 2005, (06) : 6694 - 6701李军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李天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金学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刘学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汤国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 [8] 朱鹮的保护与研究[J]. 动物学杂志, 2005, (06) : 54 - 62丁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9] 朱鹮繁殖期的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J]. 动物学报, 2003, (06) : 755 - 763刘冬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丁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楚国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 [10] 朱鹮分布与栖息地内农民的关系[J]. 动物学报, 2002, (06) : 725 - 732李欣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朱保护观察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上海,北京,陕西洋县,北京马志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朱保护观察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上海,北京,陕西洋县,北京丁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朱保护观察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上海,北京,陕西洋县,北京翟天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朱保护观察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上海,北京,陕西洋县,北京李典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朱保护观察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上海,北京,陕西洋县,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