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1
作者
王运杰 [1 ]
韩大正 [2 ]
葛相栓 [1 ]
贾月如 [1 ]
机构
[1] 河南宏力医院消化内科
[2]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1 [血液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利用临床常规指标建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寻找肝穿活检的非创性替代手段。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208例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常规指标与肝组织活检结果(S0-S1为轻度肝纤维化,S2-S4为明显肝纤维化)的关系,建立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敏感性、特异性等验证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⑴血清透明质酸(HA,OR=1.027,95%CI:1.016-1.039)、血小板(PLT,OR=0.961,95%CI:0.946-0.977)和血清白蛋白(ALB,OR=0.834,95%CI:0.759-0.915)是预测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独立指标。⑵诊断模型:预报概率(PS2-S4)=EXP(9.919+0.027HA-0.040PLT-0.182ALB)/1+EXP(9.919+0.027HA-0.040PLT-0.182ALB)。⑶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877)大于HA(0.769)、PLT(0.738)和ALB(0.734)三个单独指标的任一指标。PS2-S4、HA、PLT和ALB预测明显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分别是0.807、0.807、0.726和0.578,特异性分别是0.781、0.671、0.685和0.822。结论 HA、PLT和ALB是诊断慢性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指标,以此3个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区分轻度肝纤维化和明显肝纤维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9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J].
吴盛迪 ;
刘黎黎 ;
李蕾 ;
朱新宇 ;
王吉耀 .
中华消化杂志, 2010, (07) :478-480
[2]   从常规指标中建立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 [J].
周琨 ;
郑瑞丹 ;
咸建春 ;
徐洪涛 ;
陈潇潇 ;
沈贇玲 ;
茅益民 ;
陆伦根 ;
曾民德 .
肝脏, 2008, (05) :362-367
[3]   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量化关系 [J].
丁贤君 ;
李世波 ;
李绍佐 ;
刘华生 ;
刘波 ;
徐方明 ;
顾若薇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2) :911-914
[4]  
Serum markers of liver fibrosis: Combining the BIPED classification and the neo-epitope approach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iomarkers [J] . &nbsp&nbspDisease Markers . 2010 (1)
[5]  
Chronic hepatitis B [J] . Anna S.F. Lok,Brian J. McMahon.&nbsp&nbspHepatology . 200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