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拖延量表的修订及其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被引:28
作者
倪士光 [1 ,2 ]
徐继红 [2 ]
叶霖 [3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心理教育中心
[2]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3] 安徽中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拖延; 健康行为; 自我效能; 中介作用;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2.05.005
中图分类号
B841 [心理学研究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检验非理性拖延量表(IPS)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并探讨自我效能在拖延与健康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IPS中译本,对348名本科生进行初测;将基于初测修订的IPS中文版与主动拖延量表(NAP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评健康行为量表(RHBC)一起在745名本科生中正式施测。结果:①项目分析之后的IPS的各项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α系数为0.883,重测信度为0.822);与主动拖延的相关为-0.008(P>0.05),与学习成绩的相关为-0.220(P<0.05))。②自我效能是拖延影响健康行为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为0.04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6.2%。结论:中文版IP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大学生消极拖延对健康行为的影响中,自我效能起了部分中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03 / 605+655 +6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主动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J].
倪士光 ;
李虹 ;
徐继红 ;
JINNAM CHOI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4) :462-465
[2]   积极完美主义对拖延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J].
田芊 ;
邓士昌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2) :221-224
[3]   新加坡中国留学生和北京大学学生的觉察压力、社会支持、健康行为比较 [J].
张澜 ;
沈丹丹 ;
胡佩诚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04) :319-320
[4]   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 [J].
陈小莉 ;
戴晓阳 ;
董琴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1) :22-23+76
[5]   Tuckman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试用结果分析 [J].
张红梅 ;
张志杰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1) :10-12
[6]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J].
王才康 ;
胡中锋 ;
刘勇 .
应用心理学, 2001, (01) :37-40
[7]  
Arousal, avoidant and decisional procrastinators: Do they exist?[J] . Piers Steel.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2010 (8)
[8]   A meta-analytically derived nomological network of procrastination [J].
van Eerde, W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3, 35 (06) :140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