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源网络与能量枢纽联合规划方法

被引:76
作者
黄武靖 [1 ]
张宁 [1 ]
董瑞彪 [2 ]
刘永笑 [2 ]
康重庆 [1 ]
机构
[1]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2]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关键词
多能源系统; 综合能源系统; 能量枢纽; 能源互联网; 协同规划; 电网; 气网; 可再生能源; 储能; 有向无环图;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80615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多能源系统集成与协同优化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系统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多能源系统的规划问题,将电、气、热、冷组成的多能源系统划分为两层,下层为园区以及城市层面的区域多能源系统,采用能量枢纽模型进行建模;上层为省级以及跨省层面的能源传输网络,连接各个区域多能源系统。提出多能源网络与能量枢纽联合规划模型,同时考虑下层若干能量枢纽的结构优化和上层能源网络的拓展规划。下层基于图论中有向无环图的拓扑分层性质建立能量枢纽分层化线性模型,上层采用电网直流潮流模型和气网分段线性化模型,整个规划问题构成一个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为了验证规划模型的有效性,以一个若干能量枢纽通过电网和气网相连接、集中式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较高的多能源系统为算例进行分析,同时给出敏感性分析说明可再生能源占比以及负荷情况对于规划结果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425 / 543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及挑战 [J].
艾芊 ;
郝然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 (04) :2-10+46
[2]   面向综合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城市配网规划方法 [J].
田园园 ;
廖清芬 ;
刘涤尘 ;
朱振山 ;
彭思成 ;
徐雨田 .
电网技术, 2016, 40 (10) :2924-2934
[3]   具有电转气装置的电-气混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规划 [J].
黄国日 ;
刘伟佳 ;
文福拴 ;
董朝阳 ;
郑宇 ;
张睿 .
电力建设, 2016, 37 (09) :1-13
[4]   能源互联网多能源系统最优功率流 [J].
孙秋野 ;
赵美伊 ;
陈月 ;
马大中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6) :1590-1599
[5]   多能源系统分析规划初探 [J].
邵成成 ;
王锡凡 ;
王秀丽 ;
王碧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14) :3817-3829
[6]   能源互联网中能量枢纽的优化规划与运行研究综述及展望 [J].
王毅 ;
张宁 ;
康重庆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22) :5669-5681
[7]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混合潮流算法研究 [J].
徐宪东 ;
贾宏杰 ;
靳小龙 ;
余晓丹 ;
穆云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34-3642
[8]   考虑热网约束的电热能源集成系统运行优化及其风电消纳效益分析 [J].
顾泽鹏 ;
康重庆 ;
陈新宇 ;
白建华 ;
程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96-3604
[9]   能源互联网动态协调优化控制体系构建 [J].
孙秋野 ;
滕菲 ;
张化光 ;
马大中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67-3677
[10]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若干问题研究 [J].
贾宏杰 ;
王丹 ;
徐宪东 ;
余晓丹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07) :19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