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栽培稻种质资源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

被引:5
作者
汤圣祥
魏兴华
江云珠
余汉勇
王一平
袁筱萍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栽培稻; 稻种资源; 等位酶分析; 遗传多样性; 台湾省;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中国台湾省 1 591 份亚洲栽培稻 14 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酶谱(Pgi1、Pgi2、Amp1、Amp2、Amp3、Amp4、Sdh1、Adh1、Cat1、Icd1、Est1、Est2、Est5 和 Est9)。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台湾稻种含有 47 个等位酶等位基因,占亚洲栽培稻该类等位酶己鉴定出的60个等位基因的78.3%,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001 ̄0.997,基因多样性指数(Ha)变幅为0.006 ̄0.585。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t)和平均多态性指数(DP)分别为0.239和18.3%。基因频率低于 0.05 的等位基因共 24 个,占 51.1%;基因频率在 0.05 ̄0.95 的 18 个,占 38.3%;基因频率高于 0.95的有 5 个(Amp1-1、Adh1-1、Icd1-1、Est1-1 和 Est5-1)。1 591 个台湾品种共有 182 种等位酶基因型,且等位基因 Est9-null 仅存在于 3 个台湾品种中。遗传分化系数(Gst)和聚类分析表明,台湾品种在 Amp2、Cat1、Pgi1、Est2 和 Pgi2 的基因位点上出现了明显的籼粳差异。台湾栽培稻具有较丰富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是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J].
李自超 ;
张洪亮 ;
曹永生 ;
裘宗恩 ;
魏兴华 ;
汤圣祥 ;
余萍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2003, (01) :20-24
[2]   中国栽培稻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 [J].
汤圣祥 ;
江云珠 ;
魏兴华 ;
李自超 ;
余汉勇 .
作物学报, 2002, (02) :203-207
[3]   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法研究 [J].
魏兴华 ;
汤圣祥 ;
余汉勇 ;
江云珠 ;
裘宗恩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4) :46-49
[4]   水稻同工酶基因多样性及非随机组合现象的研究 [J].
孙新立,才宏伟,王象坤 .
遗传学报, 1996, (04) :276-285+331
[5]   亚洲稻(Oryga Sativa L.)分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兼论水稻酯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时空性 [J].
才宏伟 ;
王象坤 ;
程侃声 ;
张尧忠 .
西南农业学报, 1992, (04) :19-24
[6]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multilocus organization of isozyme varia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 L.)[J] . Z. Li,J. N. Rutger.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0 (3)
[7]  
Indica-Japonica differentiation of rice cultivars viewed from variations in key characters and isozym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ndraces from the Himalayan hilly areas[J] . R. Sano,H. Morishim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