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阻力与路向

被引:26
作者
徐彬
苏泽
机构
[1]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评价思维; 评价制度; 评价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8.1 [教育评价];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多类主体在教育评价活动中多层的交互作用、教育评价育人的本质要求,以及技术变革与新人文教育兴起的推波助澜,共同构筑了教育评价改革的依据与动因。现实中,教育评价改革遭遇着实体性教育评价思维的固化、行政化教育评价制度的僵化、应试化教育评价文化的滞化等方面的阻力与困境。有效运用系统思维和复杂思维指导教育评价改革,重构教育评价话语体系;加强教育评价供给侧改革,积极建设行政调控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努力营造利于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舆论环境,重构教育评价育人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教育评价改革超越现实阻碍的可能选择和路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J].
刘志军 .
课程教材.教法., 2007, (01) :3-12
[2]   课程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J].
段作章 .
教育科学, 2007, (02) :27-31
[3]   考试文化: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 [J].
王中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 (01) :33-38
[4]   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 [J].
刘志军 .
教育研究, 2004, (02) :59-64
[5]   课程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J].
段作章 .
教育科学, 2007, (02) :27-31
[6]   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和教育》(上) [J].
滕大春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4) :1-9+36
[7]   教育评价: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博弈及超越 [J].
刘志军 ;
徐彬 .
教育研究, 2019, 40 (05) :10-17
[8]   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和教育》(上) [J].
滕大春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4) :1-9+36
[9]  
反思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
[10]   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反思教育的本质 [J].
陈晓珊 .
现代教育技术, 2018, 28 (01)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