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地区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8
作者
李红中 [1 ,2 ,3 ]
周永章 [1 ,3 ]
杨志军 [1 ,3 ]
古志宏 [1 ,3 ]
吕文超 [1 ,3 ]
何俊国 [1 ,3 ]
李文 [1 ,3 ]
安燕飞 [1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成矿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3]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硅质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热水沉积; 造山带; 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陕西省凤县-太白(凤太)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集中区之一。本文重点分析凤太地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过渡部位的沉积成因硅质岩。它是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硅质岩多为灰黑色,块状、层纹状、角砾状构造,致密坚硬,经受过轻微变质作用(主要是重结晶作用),主要组成矿物为细晶、微晶石英,含有少量的铁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炭质。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八方山-二里河地区沉积成因硅质岩的SiO2含量均大于80%,最高者可达95.3%,TiO2和Al2O3明显偏低,高FeO,Al/(A1+Fe+Mn)值落在0.13~0.64之间。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远小于地壳元素丰度,但Ba、As、Sb、B、Ag、Hg含量较高。在V/Y-Ti/V和Ti-V图解中,硅质岩样品投影在洋中脊→大陆边缘的洋盆位置,大部分落在远洋区域,部分靠近大陆边缘。样品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仅为3.28×10-6~20.66×10-6,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以分为H和S两组。H组曲线左倾,富集重稀土(HREE),具有明显的热水成因特征。S组与H组稍有差异,是受非热水沉积作用影响所致。(La/Lu)N介于0.36~1.99,多分布于0.36~0.70和1.00~1.99两个区间内,分别代表与洋中脊环境相似的的洋盆喷口或断裂附近环境和受一定陆源物质影响的远洋盆地或深海平原环境。(La/Yb)N值介于0.32~2.21,多分布0.32~0.72和1.74~2.21两个区间内,地质意义与(La/Lu)N类似。硅质岩样品的(La/Ce)N值在1.04~3.28,多数大于1,平均为1.62,主要反映大洋盆地(或深海平原)环境,个别样品也表现出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经历了后期成岩作用等,但硅质岩仍整体上较好地保持了初始沉积时的地球化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094 / 31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周永章 ;
付伟 ;
杨志军 ;
聂凤军 ;
何俊国 ;
赵元艺 ;
李振清 ;
胡朋 ;
石贵勇 ;
李文 .
岩石学报, 2006, (03) :742-750
[2]   凤县二里河铅锌矿床后续地质找矿探讨 [J].
田民民 ;
袁旭东 ;
张永让 ;
王伦科 .
矿产与地质, 2004, (02) :134-138
[3]   八方山大型多金属矿床热水沉积岩相特征与矿化剂组分关系 [J].
方维萱 ;
刘方杰 ;
胡瑞忠 ;
陈梦熊 .
矿物学报, 2003, (01) :75-81
[4]   中国区域成矿研究的若干问题及其与陆-陆碰撞的关系 [J].
陈衍景 .
地学前缘, 2002, (04) :319-328
[5]   凤太泥盆纪拉分盆地中硅质铁白云岩-硅质岩特征及成岩成矿方式 [J].
方维萱 ;
刘方杰 ;
胡瑞忠 ;
黄转莹 .
岩石学报, 2000, (04) :700-710
[6]  
Progress and records in the study of endogenetic mineralization during collisional orogenesis[J]. CHEN Yanjing*, CHEN Huayong, LIU Yulin, QUO Guangjun, LAI Yong, QIN Shan, HUANG Baoling, ZHENG Zengjie, SUI Yinghui, LI Chao, LI Zhen, LI Ping, LI Xin, WANG Haihua, ZHU Meixiang, GAO Xiuli & WEI Qiying Department of Ge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Visiting scholar at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01
[7]   南秦岭晚古生代海底喷气-沉积成矿系统 [J].
祁思敬 ;
李英 .
地学前缘, 1999, (01) :172-180
[8]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硅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刘家军 ;
郑明华 ;
刘建明 ;
周渝峰 ;
顾雪祥 ;
张斌 .
岩石学报, 1999, (01) :146-148+150-155
[9]   粤西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层状硅岩的热水成因属性: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J].
周永章,涂光炽,卢焕章 .
沉积学报, 1994, (03) :1-11
[10]   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J].
周永章 .
沉积学报, 1990, (03) :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