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研究

被引:41
作者
陈春明 [1 ]
陈佳馨 [2 ]
谷君 [1 ]
机构
[1]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与物流业; 联动发展;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
D O I
10.19836/j.cnki.37-1100/c.2020.02.00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5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1202 ;
摘要
从耦合协调理论入手构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选取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六个指标构建两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依据我国八大经济区2004-2016年的统计数据对两业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分异研究。八大经济区的时序演化分析表明,在2004-2016年间,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此种上升趋势;八大经济区的空间分异分析表明,八大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水平不一,总体上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呈近似分布。各经济区应根据时空分异分析结果,抓住两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从政府支持、社会环境优化、人才培养引进等角度进一步提高各自地区的两业协调发展水平,继而促进我国整体实体经济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J].
唐红祥 ;
张祥祯 ;
吴艳 ;
贺正楚 .
中国软科学, 2019, (02) :128-142
[2]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测评及空间分异分析 [J].
弓宪文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 (02) :242-248
[5]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分析 [J].
弓宪文 ;
王勇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07) :8-12
[6]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空间共同集聚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 [J].
朱慧 ;
周根贵 ;
任国岩 .
经济地理, 2015, 35 (11) :117-124
[7]   基于DEA-GRA双层模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效果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J].
崔晓迪 .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 (23) :96-100
[8]  
Contribution of Services to Output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in Indian Manufacturing: Pre- and Post-Reforms[J] . Rashmi Banga,Bishwanath Goldar.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 2007 (26)
[9]  
Synchronizat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n a pulse-coupled neural net[J] . H. Haken.Physica D: Nonlinear Phenomena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