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根条件下氮对间作小麦生长和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李勇杰 [1 ]
陈远学 [2 ]
汤利 [1 ]
郑毅 [1 ]
张福锁 [2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关键词
小麦; 氮水平; 白粉病; 根系分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以小麦蚕豆间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根系分隔技术,主要研究了在小麦蚕豆根系不分隔(I)、尼龙网分隔(M)和塑料膜分隔(P)3种根系分隔条件下,供氮水平(N0,N0.05,N0.1和N0.2)对小麦生长和白粉病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间作小麦的生物量。在3种不同的根系分隔方式下(I,P和M),N0.05水平小麦地上部的生物量分别比N0水平增加了59.9%,62.6%和58.6%。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增加,在3种根系分隔方式下,分别增加337.1%1 213.6%,766.3%1 750.1%和130.7%1 061.0%。但根系不分隔处理(Ⅰ)的间作小麦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较强,在高氮水平下(N0.2)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均低于根系完全分隔处理(P)。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85+590 +5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小麦蚕豆间作条件下蚕豆对钾的吸收及对蚕豆赤斑病的影响 [J].
周桂夙 ;
肖靖秀 ;
郑毅 ;
汤利 ;
朱有勇 ;
李隆 ;
杨进成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31-34
[2]   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的氮钾营养对小麦锈病发生的影响 [J].
肖靖秀 ;
郑毅 ;
汤利 ;
李隆 ;
朱有勇 ;
杨进成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640-645
[3]   两种间作体系中养分竞争与营养促进作用研究 [J].
肖焱波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4) :92-95
[4]   灭菌土壤玉米-花生混作对花生铁营养的影响研究 [J].
房增国 ;
左元梅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4) :104-107
[5]   小麦蚕豆间作中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J].
佘丽娜 ;
郑毅 ;
朱有勇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256-258+269
[6]   玉米/小麦间作对根际土壤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郝艳如 ;
劳秀荣 ;
孟庆强 ;
赵新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4) :20-23
[7]   小麦白粉病化学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 [J].
刘君丽 ;
司乃国 ;
解会敏 ;
黄林 .
农药, 2002, (04) :15-16
[8]   中稻白叶枯病发生与品种、施氮量的关系 [J].
孙俊铭 ;
顾飞 ;
邢春生 ;
李千和 .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5) :613-614
[9]   小麦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 [J].
李隆 ;
李晓林 ;
张福锁 ;
孙建好 ;
杨思存 ;
芦满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2) :140-146
[10]   氮磷钾与水稻纹枯病发生综合效应研究 [J].
汪万宝,魏俊章,叶明珠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