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根条件下氮对间作小麦生长和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李勇杰 [1 ]
陈远学 [2 ]
汤利 [1 ]
郑毅 [1 ]
张福锁 [2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关键词
小麦; 氮水平; 白粉病; 根系分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以小麦蚕豆间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根系分隔技术,主要研究了在小麦蚕豆根系不分隔(I)、尼龙网分隔(M)和塑料膜分隔(P)3种根系分隔条件下,供氮水平(N0,N0.05,N0.1和N0.2)对小麦生长和白粉病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间作小麦的生物量。在3种不同的根系分隔方式下(I,P和M),N0.05水平小麦地上部的生物量分别比N0水平增加了59.9%,62.6%和58.6%。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增加,在3种根系分隔方式下,分别增加337.1%1 213.6%,766.3%1 750.1%和130.7%1 061.0%。但根系不分隔处理(Ⅰ)的间作小麦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较强,在高氮水平下(N0.2)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均低于根系完全分隔处理(P)。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85+590 +5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植病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 编, 1979
[12]   Effect of root contact on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and N transfer between wheat and fababean using direct and indirect 15N techniques [J].
Yanbo Xiao ;
Long Li ;
Fusuo Zhang .
Plant and Soil, 2004, 262 :45-54
[13]  
Grain yield, symbiotic N 2 fixation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inorganic N in pea-barley intercrops[J] . Erik Steen Jensen.Plant and Soil . 1996 (1)
[14]  
Influence of n i-trogen on the developm ent of Septoria ep idem ics inw inter wheat. LEITCH M H,JENK INS P D,et al. Agri.Sc i . 1995
[15]   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中氮来源的研究 [J].
朱树秀,季良,阿米娜 .
西北农业学报, 1994, (01) :59-61
[16]   肥、水、菌对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综合效应 [J].
范坤成 ;
康霄文 ;
彭绍裘 ;
邹汉玄 ;
杨先跃 ;
万国安 .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02) :97-103
[17]   小麦纹枯病普遍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及应用 [J].
孟祥启 ;
赵美琦 ;
曾士迈 .
北京农业科学, 1991, (04) :10-12
[18]   施肥对小麦病害的影响 [J].
张明普 ;
张洪源 .
江苏农业科学, 1991, (02)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