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位对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物种多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冯云 [1 ,2 ]
马克明 [1 ]
张育新 [1 ]
郭起荣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际竹籘网络中心
关键词
群落多度格局; 海拔; 坡位; 生态位模型; 辽东栎;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1.0283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海拔与坡位是气象因子和立地因子的综合表现。坡位影响环境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与海拔共同营造物种生存的小生境,形成群落多度格局。本文选用5个描述种-多度关系的生态位模型(断棍模型BS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生态位重叠模型ONM、随机分配模型RAM、优势优先模型DPM),对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的乔、灌、草3个层沿海拔梯度分别在上、中、下坡位进行群落多度格局调查。结果表明:在乔木层,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从下坡位到上坡位,能很好地反应群落多度格局变异的模型有由RAM、NPM向DPM过渡的趋势;能很好地拟合灌木层群落多度格局的生态位模型依次是NPM、BSM、RAM,DPM在高海拔地段拟合的效果也很好;BSM在草本层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NPM和ONM。协方差分析表明,海拔和坡位都没有对辽东栎林的群落多度格局产生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137 / 2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41]  
On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ird species. MacArthur R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57
[42]  
Neutral theory in community ecology and the hypothesi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Hubbell S P. Functional Ecology . 2005
[43]  
Reconciling niche and neutrality:the continuum hypothesis. Gravel,D.et al. Ecol.Lett . 2006
[44]   群落中物种多度格局的研究综述 [J].
张金屯 .
农村生态环境, 1997, (04) :49-55
[45]   美国纽约州阔叶林物种多度格局的研究(英文) [J].
张金屯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6) :481-489
[46]   东灵山辽东栎群落演替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过程研究 [J].
丛沛桐 ;
赵则海 ;
张文辉 ;
史军 ;
祖元刚 .
植物研究, 2000, (04) :43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