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生态分区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被引:23
作者
黄金廷
侯光才
陶正平
赵振宏
王晓勇
崔旭东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植被; 生态水文地质; 包气带; 地下水; 鄂尔多斯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保护生态环境是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查清植被生态群落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植被演替的自然驱动因素,将鄂尔多斯高原的植被生态划分为基岩台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沙盖基岩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沙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和滩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结果表明,气象和地形地貌控制着区内植被生态的总体分布格局,包气带和地下水因素控制着植被生态的演替,沙地植被生态和滩地植被生态的生长发育与地下水关系密切,是地下水开发时保护植被生态的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330 / 13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沙区植被—环境关系与生态建设对策.[D].李朝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 04
[2]   地下水流系统特征——以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为例 [J].
赵振宏 ;
侯光才 ;
王冬 ;
陶正平 ;
李瑛 .
地下水, 2007, (03) :14-16+27
[3]   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杨泽元 ;
王文科 ;
王雁林 ;
黄金廷 .
水资源保护, 2006, (05) :22-27
[4]   陕北风沙滩地区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研究 [J].
杨泽元 ;
王文科 ;
黄金廷 ;
段磊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8) :67-74
[5]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 [J].
侯光才 ;
林学钰 ;
苏小四 ;
王晓勇 ;
刘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3) :391-398
[6]   鄂尔多斯沙漠高原湖淖群的形成演化及生态功能探讨 [J].
黄金廷 ;
王文科 ;
何渊 ;
王钊 ;
乔冈 ;
马雄德 .
资源科学, 2006, (02) :140-146
[7]   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群落季节生长格局模拟 [J].
姜联合 ;
王建中 ;
郑元润 .
生态学报, 2005, (04) :733-739
[8]   油蒿群落不同演替阶段某些群落特征的研究 [J].
王庆锁 ;
董学军 ;
陈旭东 ;
杨宝珍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06) :44-51
[9]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1) :1-16
[10]  
鄂尔多斯盆地沙漠高原区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研究.[D].黄金廷.长安大学.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