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沟壑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稳定性及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应龙 [1 ]
谢永生 [1 ,2 ]
李晓 [1 ]
江青龙 [1 ]
张义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粮食作物; 黄土沟壑区; 生产成本; 产值分析; 效益分析;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0.04.05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种粮收入是黄土沟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揭示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投入产出状况及其稳定性,选取黄土沟壑区长武县王东沟流域的30户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粮过程中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投入与产出状况进行了为期10a的跟踪调查,并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的生产稳定性最高,其土地产出率变异系数为14.2%;玉米次之,其土地产出率变异系数为17.2%;小麦的土地产出率年际变化较大,其生产稳定性最低。1999—2008年间,3种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值及生产成本均呈上升趋势。从而得出,在黄土沟壑区,种植玉米的经济利润最高,大豆次之,小麦最低。据此提出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控力度及种粮补贴力度,以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增加种粮收入,促进粮食稳定生产,保证区域粮食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粮食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王雅鹏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长武王东沟高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M].李玉山;苏陕民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3]   果园生态系统生产力调控 [J].
张义 ;
谢永生 ;
郝明德 ;
鞠艳 ;
摄晓燕 .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6811-6817
[4]   长武地区土壤导气率及其与导水率的关系 [J].
王卫华 ;
王全九 ;
李淑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1) :120-127
[5]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J].
魏孝荣 ;
邵明安 ;
高建伦 .
环境科学, 2008, (10) :2879-2884
[6]   四川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J].
蒋远胜 ;
丁明忠 ;
林方龙 ;
肖红林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357-361+364
[7]   1990~2001年中国粮食作物生产经济效益评价 [J].
陈富桥 ;
祁春节 .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5, (01) :21-22
[8]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J].
郑少锋 ;
邵建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3) :115-119
[9]   长武试验示范区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 [J].
郝明德 ;
李军超 ;
党廷辉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1) :1-5
[10]   陕西省2000年玉米黑粉病严重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J].
王亚红 ;
文耀东 ;
冯小军 ;
谢飞舟 ;
钱丰 ;
郑峰 .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 (01)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