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杉人工林速生阶段的碳库与碳吸存

被引:13
作者
何斌
机构
[1] 广西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秃杉人工林; 速生阶段; 碳库; 碳吸存;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9.04.017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速生阶段(11 a生)秃杉人工林的碳库与碳吸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不同器官碳素含量为429.9~511.5 g/kg,各器官碳素含量排列顺序为树皮>树枝>树干>树根>树叶。草本层、灌木层和凋落物层平均碳素含量分别为452.9、407.7 g/kg和430.7 g/kg。土壤(0~80 cm)碳素含量为16.71 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层次土壤碳素含量逐渐减少。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为172.49 t/hm2,其中乔木层为39.06 t/hm2,占生态系统碳库的20.92%;灌草层为0.20 t/hm2,占0.12%;凋落物层为0.98 t/hm2,占0.57%;土壤层为135.22 t/hm2,占78.39%。秃杉各器官的碳库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库也最大,占乔木层碳库的52.06%。速生阶段秃杉林年净生产力为8.62 t/(hm2.a),碳素年净固定量为4.06 t/(hm2.a)。
引用
收藏
页码:427 / 4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秃杉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与分配特征的研究 [J].
何斌 ;
黄恒川 ;
黄承标 ;
黄海仲 ;
吴庆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903-910
[2]   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异质性 [J].
李跃林 ;
郎黎明 ;
张云 ;
林永标 ;
韦强 .
山地学报, 2007, (02) :229-235
[3]   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J].
尉海东 ;
马祥庆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71-174
[4]   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碳库及分配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王义祥 ;
谢锦升 ;
杨少红 ;
钟羡芳 .
林业科学, 2006, (10) :43-47
[5]   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力 [J].
张小全 ;
李怒云 ;
武曙红 .
林业科学, 2005, (05) :139-143
[6]   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碳库与碳吸存 [J].
何宗明 ;
李丽红 ;
王义祥 ;
邹双全 ;
岳永杰 ;
王小国 .
山地学报, 2003, (03) :298-303
[7]   广东省秃杉引种栽培效果及栽培区划分研究 [J].
陈建新 ;
王明怀 ;
殷祚云 ;
林军 ;
陈木发 ;
梁胜耀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4) :399-405
[8]   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贮量和分布 [J].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林业科学, 2002, (03) :14-19
[9]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方精云 ;
陈安平 .
植物学报, 2001, (09) :967-973
[10]   秃杉生长规律的研究 [J].
陶国祥 .
林业调查规划, 2001,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