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29
作者
周福生
祝淑贞
不详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
[3] 级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5.07.19.zhoufsh.005
中图分类号
R57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虽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病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给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多数认为与胃肠运动障碍,内脏敏感性增高等因素有关,但任何一种发病学说都无法概括该病的全部。深化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是寻找有效治疗途径的关键。为此,本文就对其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177 / 117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感觉运动功能的研究 [J].
张晓光 ;
胡品津 ;
林金坤 ;
岳殿超 ;
彭晓忠 .
中华消化杂志, 2003, (04) :31-33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J].
王金梁 ;
韦红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3) :157-158+166
[3]   肥大细胞在胃感觉过敏患者胃黏膜中的改变 [J].
朱良如 ;
谢小平 ;
侯晓华 .
中华消化杂志, 2003, (02) :8-11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李叶 ;
罗云坚 ;
黄穗平 .
新中医, 2003, (02) :74-76
[5]   一氧化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
蔡东霞 ;
黄月红 ;
卢贤立 ;
王南征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01) :81-81
[6]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抑郁症的关系 [J].
张旭东 ;
张春玲 ;
周宇 ;
张初民 .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2, (05) :221-222
[7]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讨 [J].
韦红 ;
吴克利 ;
全会标 .
临床医学, 2002, (07) :18-19
[8]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学类型与胃液一氧化氮水平 [J].
陈文柳 ;
戴益琛 ;
戴禄寿 ;
申爱华 .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2, (02) :83-84
[9]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胃排空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 [J].
孙蕾民 ;
张启宇 ;
王建国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2, (04) :216-218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粘膜肥大细胞的增加 [J].
朱良如 ;
李启祥 ;
侯晓华 .
胃肠病学, 2002, (01)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