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欺诈构成诈骗罪的法理分析

被引:1
作者
刘晓虎 [1 ]
马剑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2]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关键词
诉讼欺诈; 诈骗罪; 经验主义模式; 机理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诉讼欺诈行为的社会危害不亚于普通诈骗,只有启用刑罚才能加以遏制,因此应当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以诈骗罪定性最能反映诉讼欺诈行为的本质,符合司法实践潮流,且法院作为直接被骗主体并不与诈骗罪的构成要求相违背,因此对诉讼欺诈行为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更能获取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18起假案背后的诉讼欺诈[J]. 杜智娜.法律与生活. 2009(23)
[2]   浅析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与处罚 [J].
亓旭岩 .
法学杂志, 2009, 30 (11) :39-41
[3]   专家点评 诉讼欺诈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J].
周海洋 .
中国审判, 2008, (12) :75-75
[4]   情节严重的诉讼欺诈行为能否认定为诈骗罪? [J].
王永亮 ;
邹莉 ;
彭勇 .
中国审判, 2008, (12) :72-74
[5]   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研究 [J].
吴玉萍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 (04) :47-55
[6]   诉讼诈骗行为性质之认定——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座谈纪要 [J].
于改之 ;
赵慧 .
法学评论, 2005, (01) :156-160
[7]   诉讼欺诈罪立法构想 [J].
刘远 ;
景年红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 (02) :19-23
[8]   论诉讼诈骗及其刑法评价 [J].
董玉庭 .
中国法学, 2004, (02) :137-142
[9]  
恶意诉讼侵财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特征[N]. 检察日报. 2003
[10]  
财产罪比较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刘明祥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