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温室植物生产用人工光源研究进展
被引:23
作者:
周国泉
[1
]
徐一清
[1
]
付顺华
[2
]
吴家森
[2
]
郑红平
[3
]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理学院
[2]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3] 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温室植物;
人工光源;
发光二极管光源;
光合作用;
光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25.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温室植物体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吸收600~700nm的红光和400~520nm的蓝光进行光合作用。光同时是植物形态形成的信号源。600~700nm的红光能降低植物体内赤霉素的质量分数,从而减小节间长度和植株高度;而700~800nm的远红光能提高体内赤霉素的质量分数,从而增加节间长度和植株高度。基于温室植物对光的需求,分析了目前使用的温室传统人工光源的特性和存在的问题。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较传统人工光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受限于单颗提供的光照度有限,必须组合使用才能满足温室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对光的需求。尽管LED光源已成功应用于组培苗栽培,但组培室中组培苗的受光特性完全不同于温室作物,所以针对温室应用的LED成套光源有必要进一步研制。参32
引用
收藏
页码:798 / 80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