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4
作者
孙玉霞 [1 ]
庞启航 [2 ]
毛伟兵 [1 ]
刘静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2] 滨州市小开河灌区管理处
关键词
泥沙资源化利用; 泥沙适应性管理; 土壤改良; 引黄灌区; 黄河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82.1 [黄河];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083002 ;
摘要
采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田间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引黄泥沙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思路,并依据地形、土壤、水沙资源条件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提出了4种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模式:多沙沉沙区减沙输沙模式、浑水灌溉区泥沙利用与动态调控模式、缺沙少沙盐碱区客沙改土利用模式、局部低洼盐碱区放淤改土利用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小开河灌区引黄入田泥沙的土壤环境效应 [J].
孙玉霞 ;
杨芸 ;
李妮 ;
刘静 ;
毛伟兵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 (03) :51-54
[2]   入田泥沙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小开河引黄灌区为例 [J].
毛伟兵 ;
王景元 ;
孙玉霞 ;
傅建国 ;
李妮 ;
刘静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1) :212-217
[3]   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研究 [J].
吴海亮 ;
何予川 ;
刘娟 ;
魏剑宏 .
人民黄河, 2009, 31 (05) :49-51
[4]   引黄灌区泥沙分布评价 [J].
周宗军 ;
王延贵 .
泥沙研究, 2009, (01) :68-73
[5]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J].
汪小钦 ;
王钦敏 ;
励惠国 ;
刘高焕 .
资源科学, 2007, (05) :175-181
[6]   引黄灌区有关问题与实现水沙配置的效益分析 [J].
戴清 ;
曹文洪 ;
史红玲 ;
王艳华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 (01) :15-20
[7]   浅谈引黄灌区区域泥沙资源化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J].
戴清 ;
刘春晶 ;
张治昊 ;
王艳华 .
水利经济, 2007, (01) :51-53+83
[8]   流域泥沙的资源化及其实现途径 [J].
王延贵 ;
胡春宏 .
水利学报, 2006, (01) :21-27
[9]   流域泥沙资源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的探讨 [J].
胡春宏 ;
王延贵 ;
陈绪坚 .
水利学报, 2005, (12) :1405-1413
[10]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J].
王介勇 ;
赵庚星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03)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