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郭宏华
晁阳
李岩
王江滨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诊断为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且无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分为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随访监测治疗后4、12、24及48 w肝功、HBV DNA水平、HBeAg阴转率及转换率,AFP、CA199水平及凝血常规,并计算Child-Pugh评分。结果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与抗病毒治疗组患者ALT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明显改善,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患者ALT水平在治疗24 w后较介入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与抗病毒治疗组患者HBV DNA不可测率在治疗后第4周分别为27.3%、26.1%,第12周为36.4%3、4.7%,第24周为45.5%4、7.8%,第48周为72.7%、47.8%;介入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HBV DNA水平无明显变化。第48周时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患者HBeAg阴转率为42.9%,HBeAg转换率为14.3%;抗病毒治疗组患者HBeAg转阴率为36.4%,HBeAg转换率为18.2%。介入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HBeAg阴转或转换。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与抗病毒治疗组患者的AFP、CA199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患者AFP及CA199水平较介入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不同治疗方案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Child-Pugh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在治疗24 w后抗病毒联合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在介入治疗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ALT水平,降低HBV DNA水平,提高HBV DNA不可测率及第48周HBeAg阴转率及转换率;降低AFP、CA199水平及Child-Pugh评分。
引用
收藏
页码:3016 / 30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拉米夫定在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J].
张其顺 .
肿瘤防治研究, 2010, 37 (09) :1064-1066
[2]   拉米夫定在原发性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J].
朱云杰 ;
蔡文辉 ;
张春英 ;
姚长东 .
肝脏, 2009, 14 (04) :346-347
[3]   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J].
杜卫星 ;
叶青 ;
吕德文 ;
叶峥嵘 ;
朱琳 ;
占国清 .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9, (04) :307-308
[4]  
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30例[J]. 李岩,阚志超,韩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5)
[5]   肝癌患者检测AFP、CEA、CA19-9和γ-GT的临床意义 [J].
刘玉红 ;
张鹏 ;
刘敏 ;
朱传金 .
实用癌症杂志, 2007, (04) :407-408
[6]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 [J].
杨秉辉 ;
夏景林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06) :324-324
[7]   乙肝病毒在肝癌围手术期的防治 [J].
王辉 ;
陈涛 ;
熊茂明 ;
区庆嘉 ;
刘晓平 ;
王捷 .
肝胆外科杂志, 2001, (01) :17-20
[8]   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2008年版)解读 [J].
任红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8, (04) :243-246
[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viral Therapy After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Immune-Active Phas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
Li, Nan ;
Lai, Eric C. H. ;
Shi, Jie ;
Guo, Wei-Xing ;
Xue, Jie ;
Huang, Bing ;
Lau, Wan-Yee ;
Wu, Meng-Chao ;
Cheng, Shu-Qun .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0, 17 (01) :17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