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水平测度及其出口效应研究

被引:23
作者
方慧 [1 ]
张潇叶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数字化; 出口促进效应; 贸易成本;
D O I
10.19836/j.cnki.37-1100/c.2022.03.004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其对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日益显现。因此,亟待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水平。在分析文化产业数字化影响文化产品出口的机理基础上,选取中国30个主要文化贸易伙伴国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结果表明:文化产业数字化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相较于功能型文化产品,数字化带动了高附加值内容型文化产品出口的显著增长;促进效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文化距离较小的伙伴国更为显著。并且,文化产业数字化对影响文化产品出口的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具有调节作用,降低文化贸易成本是数字化发挥出口促进效应的传导渠道。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双循环互动模式的构建策略 [J].
魏婕 ;
任保平 .
改革, 2021, (06) :72-82
[2]   “十四五”时期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逻辑框架与战略路径 [J].
顾江 ;
陈鑫 ;
郭新茹 ;
张苏缘 .
管理世界, 2021, 37 (03) :9-18+2
[3]   区域突围、集群聚合与制度创新——“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视野 [J].
高宏存 ;
纪芬叶 .
行政管理改革, 2021, (02) :16-27
[4]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285个城市的双重差分检验 [J].
方慧 ;
赵胜立 .
产业经济研究, 2021, (01) :29-42
[5]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J].
江小涓 ;
孟丽君 .
管理世界, 2021, 37 (01) :1-19
[6]   研发投入与技术前沿差距的“索洛悖论”——基于研发人力资本的解释 [J].
杨帆 ;
王满仓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0 (12) :96-110
[7]   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论析 [J].
左惠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6) :47-58
[8]   我国文化贸易数字化发展的正效应及推进方略 [J].
方英 ;
吴雪纯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 42 (11) :1-7
[9]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 [J].
袁渊 ;
于凡 .
统计与决策, 2020, 36 (21) :62-66
[10]   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3国的考察 [J].
齐俊妍 ;
任奕达 .
国际经贸探索, 2020, 36 (09) :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