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语境下指导性案例的分类适用

被引:8
作者
资琳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法治中国; 基本理念; 权限; 解释型; 案件; 独立审判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正>"法治中国"的命题具有两层意义,一是用"中国"的话语系统定义"法治";二是法治的基本理念在中国的实施。中国法治理念之实现,司法无疑是重要的一环,而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最高院近几年来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如何符合法治的理念,学者们的研究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坚持法治的基本原则,指导性案例在我国就会流于空文,难以取得实践效果;强调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效果,则可能与法治的基本理念相悖离。①笔者认为如果将指导性案例的效力进行分类研究,也许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以最高院已经正式颁布的16个指导性案例为样本,依据这些案例对我国法治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漏洞补充型指导性案例、法律解释型指导案例和权限宣告型指导性案例。依据法治中国的基本理念,不同类型的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和适用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 [J].
刘作翔 ;
徐景和 .
法学研究, 2006, (03) :16-29
[2]   再论指导性案例效力的性质与保证 [J].
张骐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1) :91-105
[3]   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 [J].
胡云腾 ;
于同志 .
法学研究, 2008, 13 (06) :3-24
[4]   我国“有限判例制度”的构建 [J].
吴美来 ;
眭欧丽 .
法律适用, 2004, (05) :16-17
[5]  
法律的权威[M]. 法律出版社 , (英)约瑟夫·拉兹(JosephRaz)著, 2005
[6]  
法律思维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卡尔·恩吉施(KarlEngisch)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