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魏建 [1 ]
徐恺岳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中泰证券金融研究院
[2]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进步; 城乡收入差距;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21.04.008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积极效果,为经济良性发展打下基础。但人工智能技术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可能对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受户籍制度与优先发展工业等政策因素影响,国内城市劳动力技能水平优于农村,且国内收入差距主要在城乡收入差距上展现。使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信息构造衡量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指标,实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大了省级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给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压力,着力解决再就业问题,共享人工智能技术红利,实现人、技术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信息技术、数据要素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J].
刘畅 ;
付磊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19 (04) :67-76
[2]   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技术扩散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徐恺岳 ;
魏建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2 (09) :1-14
[3]   机器人与生产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陈永伟 ;
曾昭睿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2) :82-97
[4]   智能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J].
刘亮 ;
李廉水 ;
刘军 ;
程中华 .
经济评论, 2020, (02) :3-19
[5]   算法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进路 [J].
刘培 ;
池忠军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2) :118-125
[6]   基于专利分析的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J].
陈军 ;
张韵君 ;
王健 .
情报杂志, 2019, 38 (01) :41-47
[7]   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结构与溢价逆转——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陆雪琴 ;
文雁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0) :18-30
[8]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估算及其与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J].
李斌 ;
陈超凡 ;
万大艳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6 (01) :56-61
[9]   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 [J].
李实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5) :6-9
[10]   技术进步、工资差距与人力资本形成 [J].
杨新铭 ;
罗润东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5) :31-3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