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北部黑河流域水资源对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阈

被引:10
作者
张光辉
聂振龙
刘少玉
王金哲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甘肃西北部; 黑河流域; 中游区发展; 安全引水量; 下游区生态环境; 影响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从流域尺度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有限性、可变性和上下游关联性的角度,探讨了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阈,阐明了不同水文年中游区的安全引水量和不同目标下下游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对水资源的需求阈。基于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7.8×108m3/a的安全引水量为13.97×108m3/a和枯水年份(95%保证率)的安全引水量为10.14×108m3/a,下游区初步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需水量为8.01×108m3/a。提出了中游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阈,即未来20年生产生活安全需水量介于22×108~23×108m3/a之间。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在中游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目标约束下确保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及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西北内陆黑河流域水循环与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M]. 地质出版社 , 张光辉[等]著, 2005
[12]   黑河流域经济发展预测模型 [J].
秦长海 ;
裴源生 .
水利经济, 2004, (02) :30-33+64
[13]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蓝永超 ;
孙保沐 ;
丁永建 ;
康尔泗 ;
张济世 ;
乔茂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2) :32-39
[14]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及对策 [J].
刘敏 ;
甘枝茂 .
中国沙漠, 2004, (02) :50-54
[15]   黑河流域环境退化特征分析及防治研究 [J].
齐善忠 ;
王涛 ;
罗芳 ;
罗万银 ;
郭坚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30-37
[16]   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J].
齐善忠 ;
王涛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98-101+109
[17]   黑河流域绿洲环境演变因素研究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中国沙漠, 2003, (04) :51-56
[18]   干旱区农牧结构优化模式探讨——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 [J].
张勃 ;
张凯 ;
张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2) :133-137
[19]   黑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区域性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J].
胡兴林 .
水文, 2003, (01)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