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夏玉米主要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47
作者
孟林 [1 ]
刘新建 [2 ]
邬定荣 [1 ]
王春乙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顺平县气象局
关键词
生育期; 气候变化; 响应; 华北平原; 夏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1981-2009年华北平原夏玉米生育期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华北平原各地区夏玉米主要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1981-2009年华北平原夏玉米生育期内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升温趋势随纬度递减。日照时数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2)京津冀地区和山东省夏玉米主要生育期有显著(P<0.05)延迟的响应趋势,而河南省夏玉米主要生育期则显著(P<0.05)提前;(3)华北平原夏玉米全生育期天数呈极显著增加(2.72d·10a-1,P<0.01)的响应趋势,京津冀地区生育期天数增加最快,为3.36d·10a-1;(4)夏玉米全生育期天数与同期平均气温在大部区域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在-7.16~3.17;生殖生长期天数与同期平均气温在大部区域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在-3.56~1.87。生育期内平均气温每上升1℃,全生育期和生殖生长期天数分别平均缩短2.71d和1.07d。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华北平原夏玉米不同区域的响应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各区域的响应特征安排适宜的播种期并选用合适的品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 编著.气象出版社.2007,
[2]  
作物栽培学各论.[M].杨文珏,屠乃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1961-2010年中国农业热量资源分布和变化特征 [J].
胡琦 ;
潘学标 ;
邵长秀 ;
张丹 ;
王潇潇 ;
韦潇宇 .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2) :119-127
[4]   华北平原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农业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J].
胡洵瑀 ;
王靖 ;
冯利平 .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3) :317-323
[5]   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冬小麦发育期的变化特征 [J].
王建源 ;
叶文 ;
李曼华 ;
鹿健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14) :161-166
[6]   春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J].
麻雪艳 ;
周广胜 .
生态学报, 2013, 33 (08) :2596-2603
[7]   1961-2011年山东气候资源及气候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J].
韩玮 ;
韩永红 ;
杨沈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3) :425-434
[8]   过去30年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的影响研究 [J].
肖登攀 ;
陶福禄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11) :1539-1545
[9]   黑龙江省近三十年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姜丽霞 ;
李帅 ;
李秀芬 ;
张立群 ;
杜春英 .
大豆科学, 2011, 30 (06) :921-926
[10]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作物典型物候期变化趋势分析 [J].
李正国 ;
杨鹏 ;
唐华俊 ;
吴文斌 ;
陈仲新 ;
周清波 ;
邹金秋 ;
张莉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20) :4180-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