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绩效空间差异及投入优先序——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17
作者
谢向向 [1 ]
张安录 [1 ]
杨蒙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叠加; 土地整治绩效; 空间差异; 生态潜力; 综合潜力; 投入优先序;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近年来,中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整治工作,但如何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湖北省85个县(市、区)土地整治绩效的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理论测算土地整治生态潜力,并对数量、质量、生态潜力进行聚类,得出综合潜力,最后对土地整治绩效水平分级图与综合潜力分级图进行空间叠加,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1)湖北省土地整治绩效水平相对较高,其中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技术效率有效的地区有36个,规模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三者均值分别为0.8607,0.8931,0.960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综合效率均值、技术效率均值均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中间低两头高;(2)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可以划分成五个潜力级别区;(3)全省可划分成16个土地整治优先投入区、25个次优先投入区、20个一般投入区、24个投入紧缩区,并结合各区域特点,指出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研究为确定新一轮土地整治资金投入的方向、提高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058 / 207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国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测算方法 [J].
唐秀美 ;
潘瑜春 ;
郝星耀 ;
刘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7) :270-277+315
[2]   基于细碎化和区位条件的丘陵山区农用地整理优先度研究——以福建省松溪县为例 [J].
代绍奇 ;
伍博炜 ;
伍世代 ;
上官卉彦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3 (04) :14-20
[3]   基于ArcGIS的耕地整治潜力测算与分级研究——以湖北省房县为例 [J].
马春艳 ;
王占岐 ;
易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5, (01) :207-211
[4]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分区与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 [J].
藏波 ;
吕萍 ;
杨庆媛 ;
王金满 .
资源科学, 2015, 37 (02) :272-279
[5]   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J].
张皓玮 ;
方斌 ;
魏巧巧 ;
瞿颖 ;
王庆日 .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 (01) :63-70
[6]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J].
罗文斌 ;
吴次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2) :273-281
[7]   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和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J].
张庶 ;
金晓斌 ;
魏东岳 ;
周寅康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7) :90-96
[8]   农地整治效率评价研究——基于标杆管理和DEA模型 [J].
汪文雄 ;
余利红 ;
刘凌览 ;
杨钢桥 ;
饶中一 ;
罗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103-113
[9]   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区域优先度评价——以湖北省兴山县为例 [J].
赵亮 ;
龚健 ;
王文婷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4, 31 (02) :76-83
[10]   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系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J].
张俊峰 ;
张安录 ;
董捷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3, (06) :71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