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中段新场地区天然气研究及气源对比

被引:6
作者
田军 [1 ]
沈忠民 [1 ]
吕正祥 [2 ]
罗小平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天然气; 气源对比; 碳同位素; 轻烃; 川西坳陷; 新场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过大量学者多年的研究总结,川西坳陷中段新场地区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等成藏组合。结合地质背景及碳同位素、轻烃的研究,认为新场地区天然气主要是Ⅲ型干酪根的煤型气,气藏主要分布在上三叠系的须二段和须四段,以及中侏罗系、上侏罗系地层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戴金星 ;
李剑 ;
周国源 .
地学前缘, 2006, (02) :234-248
[2]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成藏年代学特征 [J].
杨克明 ;
叶军 ;
吕正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08-213
[3]   川西断裂分布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J].
罗啸泉 ;
郭东晓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6) :17-20+98
[4]   轻烃指纹参数在川西坳陷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J].
唐艳 ;
叶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6) :1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