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血清褪黑素含量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梁欣
吕明庄
贺志光
机构
[1]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贵州,贵州,贵州
关键词
衰老/针灸效应; 艾条灸; 衰老/血液; 昼夜节律/针灸效应; 耳针;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4.08.028
中图分类号
R245.323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探讨耳针、艾灸延缓衰老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大鼠 ,在造模过程中 ,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耳针、艾灸、耳针 +艾灸治疗 ,治疗 6周后 ,测定各组血清褪黑素 (MT)昼夜含量、血清MT昼夜节律性振幅变化、松果体细胞数。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 ,各治疗组夜间血清MT含量增加、MT昼夜节律性振幅变大、松果体细胞数增多 ,其中以耳针 +艾灸组最为显著。 (2 )各组日间血清MT含量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各组血清MT含量呈现昼低夜高的特点。结论 :耳针、艾灸通过对MT及松果体的调节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天灸对衰老大鼠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J].
李学武 ;
刘琴 ;
胡元会 ;
黄启福 ;
不详 .
中国针灸 , 2001, (11) :43-45
[2]   冬夏不同光照下大白鼠松果体细胞结构变化的电镜观察 [J].
叶百宽 ;
郭霞珍 ;
杨美娟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2) :32-34+54
[3]   褪黑激素的抗衰老研究进展 [J].
何海蓉 .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0, (05) :226-228+239
[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和尿液中褪黑素的变化 [J].
潘柏申 ;
郭玮 ;
杨俊 ;
戴钦钦 ;
孙凤艳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0, (02) :26-28
[5]   松果腺及褪黑素与衰老 [J].
沈玉先 ;
岑德意 ;
魏伟 ;
徐叔云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9, (05) :387-390
[6]   褪黑素的合成及其生理和药理活性 [J].
朱建军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8, (05) :266-270
[7]   艾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研究 [J].
吴中朝 ;
王玲玲 ;
徐兰凤 ;
刘跃光 ;
王沂争 ;
朱苗花 .
上海针灸杂志, 1997, (06) :7-8
[8]   褪黑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J].
朱金华 .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7, (01) :63-64+49
[9]   松果体褪黑素的神经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J].
李俊 ;
徐叔云 .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7, (01) :7-11
[10]   艾灸对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及自由基的影响 [J].
丁菊英 ;
赵粹英 ;
吴恒举 ;
居贤水 ;
黎飒 ;
张英英 .
上海针灸杂志, 1995, (01)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