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

被引:54
作者
王德建 [1 ]
常志州 [2 ]
王灿 [1 ]
张刚 [1 ]
张斯梅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稻麦; 秸秆还田; 增产机制; 秸秆腐解; 环境效应;
D O I
10.13930/j.cnki.cjea.150237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秸秆还田是一项土壤培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稻秆还田经济效益低、增产效应不显著以及一些环境负效应,影响了该措施的推广。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研究工作,综述了国内外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就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效应、秸秆腐解特性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麦产量,且增产效应随还田时间延长而增加;稻季麦秸/油菜秸的腐解率在50%66%,其N、P、K养分释放率分别为42%58%、55%68%和92%98%;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农田碳固定、减少径流损失,但也增加了稻田甲烷排放、氨挥发以及渗漏的养分损失。提高秸秆还田效益的调控措施有:增加稻麦前期氮肥施用比例,适当减少总的氮肥、磷肥用量,大幅减少钾肥用量;秸秆尽量在麦季还田、稻季采用湿润灌溉可减少甲烷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073 / 10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4 条
[71]   太湖流域土壤肥力演变及原因分析 [J].
孙瑞娟 ;
王德建 ;
林静慧 .
土壤, 2006, (01) :106-109
[72]   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J].
杨思存 ;
霍琳 ;
王建成 .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01) :52-56
[73]   水分管理与秸秆施用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J].
蒋静艳 ;
黄耀 ;
宗良纲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5) :105-109
[74]   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马宗国 ;
卢绪奎 ;
万丽 ;
陈祖光 ;
左辉 .
作物杂志, 2003, (05) :37-38
[75]   尿素与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分解转化特征研究 [J].
边秀举 ;
巨晓棠 ;
张福锁 ;
李晓林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29-32
[76]   纤维分解菌群对水稻秸秆田间腐熟效果的研究 [J].
赵明文 ;
史玉英 ;
李玉祥 ;
娄无忌 .
江苏农业科学, 2000, (01) :51-53
[77]   实行作物秸秆还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J].
刘巽浩 ;
王爱玲 ;
高旺盛 .
作物杂志, 1998, (05) :2-6
[78]   小麦根区微生物分解小麦残体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J].
马瑞霞 ;
刘秀芬 ;
袁光林 ;
孙思恩 .
生态学报, 1996, (06) :632-639
[79]   Effect of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on nitrogen dynamics and balance in a lowland rice cropping system [J].
Phongpan, S ;
Mosier, AR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3, 66 (02) :133-142
[80]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to sustain soil fertility and irrigated rice yields [J].
Surekha, K ;
Kumari, APP ;
Reddy, MN ;
Satyanarayana, K ;
Cruz, PCS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3, 67 (02) :1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