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的效应分析

被引:20
作者
赵国玲 [1 ]
胡贤辉 [2 ]
杨钢桥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负外部效应; 内部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由于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权缩小而事权范围扩大,因此地方政府想到了以地生财,产生了"土地财政"。"土地财政"虽然实现了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业绩,但是"土地财政"也产生了负外部效应,使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地方政府"届际"之间的不公平等问题,影响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因此要消除"土地财政"负外部效应,使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对等,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允许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土地出让金逐年征收;逐年制定征用农地和批租的指标等几方面入手。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规范政府土地收益分配的财税对策 [J].
单学勇 .
价格月刊, 2005, (09) :25-26
[3]   土地出让金的财政学分析 [J].
王美涵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5, (04) :1-6
[4]  
财政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李友元,姜竹,马乃云编著, 2006
[5]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分析 [J].
张瑞琰 .
生态经济, 2007, (10) :54-58
[6]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农民发展问题研究 [J].
王春蕊 ;
李耀龙 .
生态经济, 2007, (02) :64-67
[7]   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 [J].
周飞舟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49-82+243
[8]   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分析 [J].
徐德富 ;
涂云龙 .
现代商业, 2007, (02) :70-71
[9]   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 [J].
刘东 ;
张良悦 .
江苏社会科学, 2007, (01) :47-53
[10]   分税制后地方政府财事权非对称性及约束激励机制变化研究 [J].
孔善广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1)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