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西部黄土工程物理性质及其成因

被引:10
作者
岳应利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关键词
黄土地层; 工程物理性质; 变化规律; 产生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31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根据甘肃东部11个剖面黄土微结构、湿陷系数、凝聚力的测定和西安刘家坡剖面孔隙测定,研究了黄土孔隙度、湿陷性、抗剪强度及颗粒成分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和成因。结果表明,孔隙度高、湿陷强和抗剪强度弱的层位是风化成壤弱的黄土层,孔隙度低、湿陷弱和抗剪强度大的层位是红色古土壤或风化成壤强的黄土层。黄土地层工程物理性质在垂向上具有波动变化特征。第四纪冷干与温湿气候的交替和由此产生的成壤过程变化,是造成黄土地层工程物理性质波动变化的根本原因。黄土湿陷性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弱的成壤过程中产生的,是草原地带灰黄色土壤具有的特征。在不同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深度存在差别。干旱区分布深度比湿润区大。在干旱区,强湿陷黄土分布深度可达12m,中等湿陷黄土可达17m,弱湿陷黄土可达20m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安地区灞河河谷土壤侵蚀量研究 [J].
杜娟 ;
赵景波 .
中国沙漠, 2003, (04) :64-68
[2]   黄土的形成与气候旋回划分 [J].
赵景波 ;
岳应利 ;
杜娟 .
中国沙漠, 2002, (01) :11-15
[3]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展 [J].
赵景波 ;
黄春长 ;
朱显谟 .
中国沙漠, 1999, (04) :37-41
[4]   第四纪冷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土壤 [J].
赵景波 .
土壤通报, 1991, (06) :245-248
[5]   黄土的显微结构与古气候的关系 [J].
雷祥义 .
地质论评, 1989, (04) :333-341+392
[6]   中国黄土的孔隙类型与湿陷性 [J].
雷祥义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12) :1309-1318
[7]   黄土显微结构分类与湿陷性 [J].
高国瑞 .
中国科学, 1980, (12) :1203-1208+1237
[8]  
淀积理论与黄土高原环境演变[M]. 科学出版社 , 赵景波著, 2002
[9]  
工程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胡广韬, 1984
[10]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王永焱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