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基层社会的地保

被引:16
作者
刘道胜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清代; 地保; 地方; 保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 [清前期(161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清代保甲长等多称地保,其职责亦有很大改变。这与雍乾以降里甲向保甲嬗递所带来的乡里职役变化有关。随着自然村庄逐渐成为国家控制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基本单位,地保的设置亦主要体现为以自然村为基础。清代地保的职能大体经历了从弭盗安民到全面承值乡里差役的演变,从乡里职役向官府吏役转化。有清一代,地保社会地位低下。清代地保的设置使清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进一步强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清代以来天津土地契证档案选编.[M].刘海岩; 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2]  
清代地方政府.[M].范忠信;晏锋译;瞿同祖著;.法律出版社.2003,
[3]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4]  
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M].王国平;唐力行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5]  
上海道契.[M].《上海道契》编辑委员会编;蔡育天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  
近代冀鲁豫乡村.[M].从翰香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  
清代通史.[M].萧一山 著.中华书局.1986,
[8]  
徽州千年契约文书.[M].王钰欣;周绍泉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
[9]   清代赋役制度变革后的地方基层组织 [J].
孙海泉 .
河北学刊, 2004, (06) :171-176
[10]   晚清及民国时期华北村庄中的乡地制——以河北获鹿县为例 [J].
李怀印 .
历史研究, 2001, (06) :75-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