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次生林植被演替过程的土壤抗冲性

被引:53
作者
周正朝
上官周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植被演替; 土壤抗冲性; 根系; 水稳性团聚体; 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抗冲性决定着土壤的可蚀性。于2004年5月在黄土高原惟一的次生林区———子午岭林区,通过原状土冲刷实验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的土壤抗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植被的正向演替,表层土壤(015cm)的抗冲性明显增大,但亚表层(1530cm)和底层(3050cm)土壤抗冲性则没有太大的变化;(2)植物根系能显著的增强土壤抗冲性,土壤抗冲系数与单位土体根系表面积具有极显著的(p<0·001)线性相关关系;(3)土壤抗冲系数随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微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其相关关系极显著(p<0·001)。综合根系(x1)、水稳性团聚体(x2)以及微生物(x3)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建立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抗冲性方程:y=-4·89+1·27x1+0·079x2+1·94E-3x3(R2=0·914p<0·001)。
引用
收藏
页码:3270 / 32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4, (02) :252-260
[2]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蚀的影响(英文) [J].
张岩 ;
刘宝元 ;
张清春 ;
谢云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10) :1204-1209
[3]   根系分泌物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作用 [J].
旷远文 ;
温达志 ;
钟传文 ;
周国逸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5) :709-717
[4]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植物特征与土壤元素动态(英文) [J].
王国宏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08) :990-998
[5]   子午岭北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J].
赵世伟 ;
周印东 ;
吴金水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4) :119-122+94
[6]   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影响 [J].
Bernard Barthès ;
Eric Roose .
中国水土保持, 2002, (07) :27-27
[7]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土壤侵蚀演变的影响 [J].
郑粉莉 ;
贺秀斌 .
中国水土保持, 2002, (07) :25-25
[8]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 [J].
邹厚远 ;
刘国彬 ;
王晗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1-8
[9]   丛枝菌根真菌的外生菌丝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冯固 ;
张玉凤 ;
李晓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99-102
[10]   Effect of Plant Roots on Penetrability and Anti-Scouri-bility of Red Soil Derived from Granite [J].
WU WEIDONG ;
ZHENG SHIZHANG ;
LU ZHIHONG and ZHANG TAOLIN(Institute of Resoure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edosphere, 2000, (02) :183-188